投資股票,一般分為兩種分析方法:技術分析或基本分析來判斷個別股票應否買入還是賣出,究竟兩種的分析理論有什麼分別?哪個理論派別較好?
目錄
技術分析是什麼?
技術分析主要依賴股票的價格走勢和交易量數據,來預測未來走勢,並非深入研究公司的經營狀況。技術分析背後有三個假設:
技術分析丨價格反映一切
股票價格走勢就是市場已經把所有的訊息消化後得出的結果,當中含有公司財政狀況、大大小小財金及經濟消息,以及投資者的心理,投資者只需要關注這些相關價格的變化。
技術分析丨趨勢會延續
價格多數順勢而行,直至市場出現新變化,所以投資者需要把握趨勢來做決策。
技術分析丨歷史會重演
技術分析認為,投資者的行為只會因應市場變化而重覆出現,所以可以參照歷史來協助預測價格的未來變動。
技術分析的常用工具
做分析,自然需要工具協助。技術分析以價格為依歸,因此常用的工具均是解讀價格圖表。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技術分析工具:
技術分析的常用工具丨趨勢線
透過趨勢線來宏觀判斷價格的上升或下降趨勢,適合用於捕捉市場大方向。
技術分析的常用工具丨移動平均線
將一定期間內的股價取平均值並繪製成趨勢線,以辨別短期和長期的走勢。常見的期間設置有10天、20天、50天、100天及250天。日子的長短嚴格上沒有既定標準,投資者可因應需要設定。
技術分析的常用工具丨相對強弱指數(RSI)
衡量股票在某段時間內,上升平均幅度與下跌平均幅度的比率,可供投資者預測市場的趨勢,了解有關股票是強勢還是弱勢。該比率的數值意味可能超買,數值低意味可能超賣。
技術分析的常用工具丨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運用快速及慢速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計算兩者之間的差離值(DIF),再利用差離值與差離值平均值(DEM)的合併和分離徵兆,來決定股票買賣時機。
技術分析的常用工具丨保力加通道(Bollinger Bands)
一種用作判斷超買及超賣情況的參考指標,以統計學原理計算個別股價的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和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再確定股價的波動範圍及未來走勢,透過波帶顯示股價高低價位對應的安全區間。
技術分析的優缺點
由於重視數據和趨勢變動,能列出最佳的進場和出場時機,技術分析一般適合快速買賣的短期投資者。可是,技術分析不會考慮個別公司的基本面,例如經營狀況、現金流、行業變化等,所以如果用作長期投資,技術分析便有所不足。
基本分析是什麼?
基本分析透過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行業狀況和經濟大環境,來判斷股票的合理價值。基本分析背後有三個假設:
基本分析丨價值決定價格
一家公司只要基本面(例如錄得可觀盈利、強勁現金流、低負債比率等)良好,它的價值就會隨著經營情況不斷增長,而這最終會反映在股價上。價值是長期,價格是短期,所以基本分析不重視短期價格波動。
基本分析丨 市場或會錯估價值
基本分析認為市場價格偶然出現錯估股票價格,原因是投資者受一時的情緒波動或消息影響,導致價格被低估或高估。
基本分析丨公司的基本面決定一切
基本分析重視公司的盈利能力、財務狀況和行業競爭力。
基本分析的常用指標
基本分析以公司基本面為依歸,因此常用的工具或指標均是解讀公司的營運狀況。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基本分析工具或指標:
基本分析的常用指標丨市盈率(P/E)
衡量每股收益和股價之間的比例,判斷個別股票是否被低估或高估。
基本分析的常用指標丨市帳率(P/B)
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例,主要用於分析資產密集型行業。
基本分析的常用指標丨增長率
透過觀察收入或利潤的增長幅度,來了解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
基本分析的常用指標丨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與純利率(net profit margin)
了解公司收入在扣除銷售成本,以及銷售成本與營運成本後的盈利能力。
基本分析的常用指標丨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評估公司在運用股東資本方面是否表現更佳,以及具有盈利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基本分析的常用指標丨現金流
公司在扣除營運成本和資本支出後,在特定時間範圍內可自由調配的資金,對於了解公司的財政狀況是否健康是非常重要。
基本分析的優缺點
假如目標是長期投資,基本分析是不可或缺,但投資者需要綜合大量數據分析,以及需要時間找出個別股票的價值,因此難以預期股票的短期價格波動,不利於短炒的投資者。
股票分析方法丨基本分析 vs 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各有優點和缺點,事實上沒有好與壞、強與弱,而是因應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目標而採用,甚至可以交叉利用,毋須有明確界線。
技術分析一般比較適合「短炒」,在短時間捕捉股價波動的機會來獲利,而基本分析一般適合「長揸」,希望長期獲得穩定回報。但事實上,亦有不少投資者結合兩個分析派別使用,例如先選出基本面較強的公司(例如藍籌股),然後利用技術分析工具來判斷適當的買入和賣出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