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證2025|存款證近年受到不少投資者關注,它屬於固定收益類型的投資工具,並且可以在特定利率環境下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的回報,在世界市場十分波動的情況下,固定及穩定收益類型的投資產品自然受到市場關注。到底存款證是什麼? 有什麼優點? 與債券有什麼分別? 以及有什麼風險及注意事項? 信財庫將為您提供詳細教學,從而讓您決定是否考慮存款證作為您投資收益的一環!
證券行邊間好|10大證券行背景費用/交易種類/牌照簡介 附收費例子 – 信財庫
存款證2025目錄
存款證是什麼?
存款證(Certificate of Deposit,縮寫為「CD」)是由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在投資者認購後,發行方需要於到期日支付本金及相應利息給予投資者。若以資產負債表分類,存款證在銀行的負債項目中屬有息債務的一種,性質類似無抵押債券,但在償還順序上較定期存款為後。相對於定期存款,存款證的發行對象無須僅限於該銀行或金融機構的客戶,只要符合認購資格即可參與投資。
在美國市埸,由於存款證會受到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的保障,因此令不少美國投資者將之視作兼具「定期存款穩定度」及「債券收益」的混合體。但要注意,香港並沒有針對存款證的類似存款保障安排,現時本地的存款保障計劃只涵蓋一般的銀行客戶存款(例如活期、定期或儲蓄存款),並不包括存款證在內。因此,在香港投資者的角度看,存款證其實更接近無抵押債券,需要理解其相應的信用風險。
存款證與債券有什麼分別?
很多初次接觸存款證的香港投資者,會將存款證與債券相提並論。這種做法並非沒有根據,因為存款證在銀行負債層面與無抵押債券相似,亦需要在到期時償還本金及利息。不過,兩者在以下幾個面向上仍存在差別:
年期不一樣
- 債券年期:可長可短,市場上常見的債券年期由短至幾個月、長至10年或以上不等,有些政府公債甚至達30年或更長。
- 存款證年期:多數集中在一年或以下,也有個別情況下會發行一年以上的存款證,但在市場流通上,存款證通常不會太長期,與定期存款短期到期的特性較為相似。
發行層級
- 債券:大部分由集團層面發行,規模龐大,需要經過路演及定價過程,並會根據市場需求及信用評級來確定最終息率。
- 存款證:更多時候由銀行或金融機構的地區分行發行,而且投資額一旦達到特定門檻後,就可直接私人配售發行,程序相對簡化。存款證一般不在交易所上市,流動性亦往往不及多數公開發行的債券。
定價及評級
- 債券:由於牽涉路演、信用評級及市場情緒,會通過公開市場定價及發售,有時也會在交易所掛牌買賣,交易活躍度較高。
- 存款證:沒有正式的信貸評級,因為它大多不走公開市場發行之路。很多時候只能透過私人配售,若有需要轉手買賣,二手市場亦較不活躍,流動性普遍偏低。
債券vs存款證心得: 如投資者若想追求較靈活且透明度高的資本市場操作,可能會偏好債券;但如果投資者更傾向於一種短期、目標明確且有機會提供較定期存款更高息率的固定收益工具,便可考慮存款證作資產配置的一環。
存款證與定期存款有什麼分別?
很多香港穩健投資者或長者,都喜歡把資金放入定期存款,因為安全性高、操作簡單,即使銀行破產,香港都會有「存款保障計劃」保護投資者,而存款證與定期存款在這方面會有一些不同:
- 定期存款:屬於銀行「客戶存款」之一,資金存入後,投資者享有受香港存款保障計劃(上限80萬港元)所覆蓋的優先索償權。若銀行真的發生破產或嚴重財務危機,這筆優先索償權能讓定期存款持有人以較高順位收回資金。
- 存款證:在法律定位上屬無抵押性質的銀行有息債務,如果發行銀行破產,需要排在定期存款之後才能索償,這意味著持有人承擔的信用風險略高。不過,在大型或具國際背景的銀行體系之下,破產風險本身相對較低,因此很多投資者會認為存款證的安全度仍然不錯。
另外定期存款只適用於銀行現有的客戶,不是該銀行客戶的話,需要開設帳戶並符合該銀行的申請要求才可存入定存;至於存款證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而定期存款則面向普羅大眾。
了解更多:
人民幣定期存款|比較最高利率銀行vs虛擬銀行人民幣定存 (持續更新) – 信財庫
美元定期存款|比較最高利率銀行vs虛擬銀行美元定存 (持續更新) – 信財庫
投資存款證有什麼優勢
存款證之所以在香港市場被視為另一種可替代的固定收益工具,主要有下列幾項優勢:
靈活性較高
存款證大多以私人配售形式透過中介或金融機構發行,雙方可就細節進行協商,例如票息支付頻率、面額及最終發行金額等。有些存款證甚至採用零息票(Zero Coupon),在到期時才支付利息與本金,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現金流需求作選擇,這種可協商的條件在一般債券上並不常見。
容易在新發行時認購
在香港,要找到合適的港元企業債券並非易事,特別是大型企業債券或政府債券,往往搶購激烈,認購時間有限且認購量可能龐大,一旦錯失時機就只能在二手市場溢價購買。相比之下,存款證的發行頻率更高、認購時間可以更長,且因為是以私人配售為主,只要符合最低投資額要求,成功認購的機會往往相當高。對於追求穩定收益且不想時刻留意二手市場價格波動的投資者而言,這是很大的優勢。
收益率通常略高於相同年期的無抵押債券
存款證因為結構簡單、發行時間比較彈性,而且面向特定投資者群體,銀行為吸引資金往往願意在票息或發行價格上稍微提高回報,以彰顯存款證的吸引力。有時,新發行的存款證年化收益率會比同年期的優先無抵押債券略高一點點,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增添回報的機會。
存款證有什麼風險?
任何投資工具都有其風險,存款證雖然與定期存款、短期債券相似,但依然有以下幾點值得特別留意:
信用風險
正如前文所述,香港並沒有為存款證提供保障。若發行銀行或金融機構出現財務問題,存款證的持有人需要與其他無抵押債務持有人一起競逐償債順序,而並非優先受償。因此,在挑選存款證時,須認真評估發行人的財務穩健度。
流動性問題
存款證不像上市債券那樣有公開的二手市場,而且大部分發行規模相對有限,投資者若需要在到期前出售存款證,市場上的買家未必多,可能需要以折價出售,導致資金流動的靈活度不足。因此,投資者在認購存款證前,應先考慮自己的資金需求是否與該存款證的到期日相匹配。
票息風險
零息票形式的存款證,也就是說投資者要到到期日才能收回本金與一次過利息,若資金鎖定期較長,一旦市場利率環境變化(例如整體利率大幅上升),投資者可能錯失期間用同樣的資金去參與更高利率投資的機會。同樣地,若存款證設定為固定票息,當市場利率向下走時,原本的固定票息有可能成為較佳的利率;但若利率向上走,也可能導致投資者鎖定在相對較低的收益。
市場風險與匯率風險
雖然存款證多以港元或其他主要貨幣(如美元)發行,但若投資者選擇的是外幣存款證,仍需承擔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特別是近期環球經濟波動較頻繁,投資者要考慮匯率波動對最終收益的影響。
小心手續費或佣金成本
在某些情況下,銀行或中介機構在提供存款證認購服務時,會收取相關手續費或佣金,需先了解清楚相關費用,再判斷是否與自己目標收益率相符。
通脹風險
若通脹率高於存款證的利率,您的實際購買力可能下降。例如,年利率2%的存款證在通脹率3%的環境下,實質回報為負數。
慳錢方法|9個慳錢心得 讓您脫離月光族輕鬆儲錢 贏過大部分打工仔!
存款證的市場需求與前景
香港的利率與美國掛鈎(透過聯繫匯率制),因此美國利率政策變動往往會引致香港市場利率變化。當美國在加息周期,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下降,拆息(HIBOR)提升,銀行吸納資金的成本相應提高,市場就更可能見到銀行推出較優渥利率的存款證來吸引資金。相反,如果利率趨勢減慢或進入減息週期,銀行發行存款證的誘因可能下降,但現在因為世界市場局勢和股市較為波動,因此投資者們今年都會尋找一些較為穩定的投資項目,存款證是其中一個會考慮的穩健投資項目。
另一方面,由於港元債券市場的選擇並不多,且流動性相對有限,投資者對高評級的港元債券往往爭奪激烈,一旦被大型機構或專業投資者認購,大眾散戶要從市場上以合理價格買入往往不容易。因此,不少投資者認為存款證是一個相對可行的短期穩健工具,既能因應銀行資金需求而「議」到更好的票息條件,也能在一年或半年等短期內到期,讓投資者靈活調配資金。
除了本地銀行外,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在香港亦會發行外幣或港元存款證,條件與認購方式有時候比本地銀行更彈性,利率也可能更高,只不過手續上需要格外留意當中的匯兌、稅務及合規問題。對於有經驗的投資者而言,將存款證納入整體投資組合當中,有機會作為優化現金管理及提升固定收益回報的手段。
投資存款證小貼士
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雖然存款證被視為較穩健的投資工具,但依然存在發行人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如果你的資金是短期內必須動用,或是想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其他高流動性的投資,則要慎重考慮是否適合投存款證。
瞭解發行人背景與信用質素
投資存款證前,盡量先查看該銀行或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報告(如有),並留意其在市場上的資金狀況、業務規模及監管背景。若是國際銀行亦應考慮其母公司或總行的實力。
留意條款細節
存款證一般票息及其他細節如付息方式、是否有提早贖回條款等都可以商量或在合約中注明,投資者務必要仔細閱讀所有條款,避免往後產生爭議或不必要的成本。
衡量與其他投資工具的比較
想要穩健理財的人,不妨同時比較定期存款、短期債券及存款證在收益率、流動性、手續費等方面的差異。因為若定期存款加上銀行優惠也能取得不錯的年化收益率,而條款又較簡單,可能定期存款會是更輕鬆的選擇。但若你需要更高票息,又能容忍稍高的流動性風險,存款證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
理解市場走勢與利率預期
投資存款證之前,建議同時了解宏觀經濟及利率走勢。美國聯儲局正處於準備減息週期,可能之後的存款證利率在中長線會降低,但由於現在市場很多不確定性,保守做法為可分批買入,嘗試以一個較安全的買入價來投資存款證,2025年市場普遍預期利率即將回落,則越早認購可能越能鎖定一段時間的相對高息。
誰適合投資存款證?
- 保守型投資者:追求穩定收益、不願承擔高風險的人士。
- 短期理財者:有閒置資金並計劃在固定時間內使用的族群。
- 退休人士:希望以低風險方式保值資產的長者。
存款證文章總結
存款證在香港市場正日漸受到重視,部分原因是因為港元債券資產相對稀缺,定期存款的利率也未必總是理想,而存款證能在短期內提供一個較靈活、可協商息率及條款的投資途徑。與此同時,它亦承擔相應的信用和流動性風險,並不受本地存款保障計劃覆蓋。故此,投資者在認購存款證前,必須評估自身的現金流需要及風險承受能力,並仔細比較發行機構的信用質素及市場上的其他投資選項,包括定期存款及債券等。若能明白存款證的特色與市場定位,並適切地將它納入資產組合,存款證或可成為一項相對穩健且有機會帶來略高收益率的選擇。
存款證FAQs
存款證與一般定期存款的最主要分別是什麼?
最大分別在於法律順位及保障安排方面。定期存款屬於銀行「客戶存款」,在香港獲得存款保障計劃(上限50萬港元)保障;存款證則不屬於保障範圍,一旦銀行破產,需要和其他無抵押債權一起競逐,償付順位較定期存款為低。
投資存款證時,最低金額通常是多少?
這取決於發行銀行及中介機構的要求。有些銀行可能要求最少幾十萬港元,也有可能要求更高金額。由於存款證多以私人配售形式進行,實際門檻頗具彈性,需事先向相關機構查詢。
在香港買存款證,需要考慮哪類手續費?
一般會有經紀佣金或認購費,視乎銀行或證券行的收費政策而定。部分機構可能包含在交易成本內,亦有一些會按名義金額或交易金額比例計算。投資者在認購前宜問清楚相關費用,並把它計入預期收益率的計算內。
存款證一定比同年期的債券回報更高嗎?
不一定,但不少情況下,為了吸引資金,銀行會將新發行存款證的利率略高於市場上同年期的無抵押債券。不過,亦要考慮信用評級、流動性及未來利率變動趨勢等因素,不宜只看票面息率作最終決定。
註: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信財庫實用文章分享
AI股票2025|港股和美股AI有什麼概念股龍頭?附實戰心得
港股實名制是什麼? 認識投資者識別碼制度與常見疑問附應對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