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股2025|投資股票市場,除了關心股價升跌和公司業績外,我們也必須要留意公司「供股」。有些公司會透過「供股」進行集資,但消息一出,股價幾乎都會即時下跌幾個百分點!究竟供股是什麼意思?為何公司要供股?為何供股消息一出後股價會立即下跌? 收到供股權應該點處理?供定不供好?如果不供股會怎樣?當中有什麼「供股陷阱」要特別留意?信財庫將會帶你由淺入深,全面了解什麼是供股、供股的好處同壞處,以及供股後對股價的實際影響,讓您在投資一間公司的股票,即使公司出供股消息,也能助您判斷並作出精明的投資決策。
延伸閱讀:
AI股票2025|港股/美股AI概念股龍頭/ETF全攻略附前景分析
證券行邊間好|10大證券行背景費用/交易種類/牌照簡介 附收費例子 – 信財庫
供股2025懶人包目錄
什麼是供股?
供股是上市公司一種常見的集資財技,意思是上市公司向現有的股東,按公司持有的股份比例,提供一個優惠價(幾乎一定低於市價)購買新發行股票的權利。呢個權利就叫做供股權。
什麼是供股權?
供股權是指當上市公司進行供股時,現有股東(有持有至小1股的投資者)根據其持股比例自動獲得的一種權利,讓他們能夠以事先議定的供股價購買公司新發行的股份。只有獲得供股權的股東才有資格參與這次新股認購。
供股權的主要特點包括:
- 供股權會自動分派到合資格股東的賬戶,通常以「正股名稱+股權」命名,並有獨立的交易代碼。
- 股東可選擇:
- 行使供股權,以供股價認購新股;
- 在指定期限內於市場上出售供股權(如該次供股設有供股權買賣);
- 放棄行使,讓供股權到期失效。
- 供股權通常有5至7個交易日的有效期,過期未行使則自動作廢。
- 若不參與供股,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會被攤薄。
舉例說明:
假設某公司以「5供1」方式供股,持有1000股的股東會獲得200股的供股權(即最多可用供股價認購200股新股)。
為何上市公司會進行供股?
上市公司進行供股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集資,以支持公司的各種發展和財務需要,例如:
業務擴展資金
公司可能看好前景,需要額外資金去擴大生產、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或者進行收購合併。
償還債務
公司可能希望減輕負債壓力,改善財務結構,用供股集資所得嚟還債。
營運資金需求
有時公司可能只是需要額外資金應付日常營運開支。
滿足監管要求
金融機構等受規管行業,可能需要透過增加股本嚟滿足資本充足率等要求。
相比其他集資方式(例如配股給大戶或機構投資者),供股能夠讓現有股東一個優先參與集資的機會,理論上可以維持佢哋在公司的持股比例,避免股權被過度攤薄。
供股種類|公開招股 vs. 供股權發行
雖然廣義上都是向現有股東集資,但嚴格來說,供股主要可以細分做兩種:
公開招股
在公開招股這種方式下進行供股,公司讓股東認購新股的權利是不能夠市場上買賣的。股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行使權利認購新股,一是放棄權利。如果放棄,該權利就會失效,冇得轉讓讓其他人。
供股權發行
這種是香港股市最常見的供股形式。公司會派發可以在聯交所交易的供股權(通常有個特定的股票代號)讓合資格股東。股東有幾個選擇:
- 行使供股權: 按供股價認購新股
- 出售供股權: 如果不希望供股,可以在公開交易時間,把手上的供股權賣讓其他人
- 買入供股權: 如果想認購多過自己配額的新股,可以在公開交易時間買入其他人賣出的供股權,然後再行使。
- 不作任何行動: 即不供股也不賣出供股權,任由供股權到期失效;這樣做通常會蒙受損失,因為供股權本身有價值,等供股權過期便會浪費。
供股權發行能提供股東更大的靈活性,所以較為普遍。下文主要討論的都是指這種可以買賣供股權的形式。
供股比例與供股價
當一間公司宣布供股,有兩個核心要素你需要立即留意:
供股比例
供股比例是指現有股東每持有幾多股舊股份,便有權認購幾多股新股。
例如,「2供1」意思是你每持有2股現有股份,即可認購1股新發行的股份。如果你持有1000股,那你能夠認購最多500股新股(1000除以2等於500)。比例越大(例如「1供5」),代表公司想集資的規模相對現有股本越大,對股權的潛在攤薄效應亦可能越大,因此投資者明白「供股比例」後,對投資策略部署十分重要!
供股價
供股價是指股東需要用多小錢去認購一股新股。上市公司為了吸引股東參與,供股價通常會設定在一個比宣布供股前的市價有明顯折讓的水平。例如,如果你持有的股票現時市價是每股$10元,而供股價定在$7元,即有30%的折讓。折讓幅度是吸引股東參與供股的重要誘因,但折讓太大時可能是一個嚴重負面警號。
更多參考例子:
假設「信財庫控股」現時股價為 $20。公司宣布以「5供1」比例進行供股,供股價為 $15。
- 供股比例: 5供1 (每持有5股可供1股)
- 供股價: $15
- 折讓幅度: ($20 – $15) / $20 = 25%
如果你持有 2000 股「信財庫控股」,你就有權以每股 $15 的價錢,認購 2000/5=400 股新股,總費用為15*400 = $6000元。
延伸閱讀:
供股對股價影響|為何供股後股價通常會跌?
很多投資者都會發現,當公司一宣布供股,股價十居其九都會向下調整。即使供股價看似十分吸引,但為何市場反應往往是負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攤薄效應
供股會增加公司已發行的總股數。即使你按比例參與供股,維持你的持股百分比,但是每一股代表的公司資產同未來盈利都會被攤薄。每股盈利 (EPS) 下降,在數學運算下,供應增加,股票價值必然下跌。如果部分股東選擇不參與供股,佢哋的股權會被進一步攤薄。
交易負面信號
有時市場會將供股解讀為公司財務狀況可能不太理想,需要「伸大手板問股東攞錢」。當一間公司沒有清晰交代其集資用途,或者集資規模十分龐大,市場可能會擔心公司前景,引發大規模拋售。
短期沽壓
- 不想供股的股東:部份股東可能不看好公司前景、資金不足以參與供股,或者嫌供股手續麻煩,他們可能會選擇在除權前賣走手上的正股。
- 基金限制: 某些基金(例如退休基金、慈善基金)的投資章程可能限制佢哋參與供股,或者他們根本沒有額外現金去供股,導致他們要沽出股票。
- 碎股問題: 如果股東持有的股數不多,按比例供股後可能會得到「碎股」(不足一手的股份)。碎股在市場上比較難沽出,要拆讓賣出讓賣出價格變差,還要付額外的經紀佣金和手續費。為避免這些麻煩,小股東可能選擇直接賣走正股。
套利活動
在供股權交易期間,市場存在套利機會,例如買入供股權再沽出正股,或者做空正股,這些交易活動也可能對正股股價構成壓力。
什麼是除權?
為了反映供股權的價值,股價在「除權日」當天會向下調整。除權價的理論計算方式如下:
Pex=N+MN×Pcum+M×Psub
術語介紹:
- Pex = 除權後理論股價 (Theoretical Ex-rights Price)
- Pcum = 除權前收市價 (Cum-rights Price)
- Psub = 供股價 (Subscription Price)
- N = 供股比例中的原有股份數目
- M = 供股比例中的可供新股數目
除權價計算例子:
假設「信財庫控股」宣布「5供1」供股,供股價 $15。除權前一日收市價 (Pcum) 為 $20。
- N=5
- M=1
- Pcum=20
- Psub=15
理論除權價 (Pex) = 5+15×20+1×15=6100+15=6115≈19.17
在除權日開市時,股價理論上會由$20調整至 $19.17。同時,原有股東會收到供股權,供股權本身亦有理論價值,大約等於除權前股價與除權後理論股價的差額,再根據供股比例調整。
除權後股價調整計算示例
項目 | 數值(例子) | 備註 |
供股比例 | 5 供 1 | 每持有5股舊股,可認購1股新股 |
除權前收市價 (Pcum) | $20 | |
供股價 (Psub) | $15 | 以此價格認購新股 |
N (原有股份比例) | 5 | |
M (新股比例) | 1 | |
理論除權價 (Pex) | $19.17 | 5+15×20+1×15 |
信財庫提醒你: 理論除權價只是一個參考。實際市場股價會受市場供求、氣氛、公司消息、實際供股原因等多種因素影響,除權後的實際股價走勢也有可能與理論價有較大分別。很多時候,實際跌幅會大於理論計算值,因為人性在看見股價下跌時都會恐懼,從而一窩鋒賣出股票,讓股價快速下跌超出理論除權價,若市場回復理性時,股票基本面有充份支持時,股價最終會回到正確的價格範圍。
供股案例分析|領展房產基金(823)2023年供股消息及供股前後價錢
供股詳情
- 供股比例:每持有5個基金單位可獲配發1個供股基金單位(即「5供1」)。
- 認購價:每個供股基金單位44.2港元。
- 集資金額:約188億港元(扣除開支前)。
- 供股權買賣期間:2023年3月9日至3月16日。
- 除淨日:2023年2月24日。
- 供股基金單位開始買賣日期:2023年3月30日。
供股前後價錢
- 領展於2023年2月10日收市後宣布供股消息。
- 供股消息公布前,領展房產基金股價於2023年2月10日停牌前收報62.8港元。
- 供股價44.2港元,較停牌前股價折讓約29.6%。
- 供股消息公布後,市場反應負面,股價出現顯著調整。根據市場報導,供股權(02915)在3月15日交易時報價約3.58元,反映正股價格已大幅下跌4。
- 供股完成後,領展股價曾於2023年3月底至4月初徘徊於約45至50港元區間,較供股前有明顯回落
領展房產基金在2023年2023年2月10日宣佈「5供1」供股,供股價44.2元,較供股前股價62.8元有近三成折讓。供股消息公布後,股價顯著下跌,供股完成後即使在1個月後股價還是在45-50元區間徘徊,反映市場對供股攤薄效應及資本運作的即時反應,以及投資者對這之供股的態度十分負面,以下是在供股消息一出時,00823的股價走勢參考:
(來源: Yahoo財經)
收到供股權如何點處理?供股還是不供?
當你作為股東,收到股票投資應用程式提醒您有「供股權」時,或收到公司寄來的供股文件(通常是一份厚文件,以前者發生居多),你便要決定是否供股。以下是不同情況下的處理方法:
情況一:看好公司前景,決定參與供股
如果你認為公司基本面良好,集資用途合理(例如是為了擴展有前景的業務),而且供股價折讓吸引,你可以選擇參與供股,這樣供股的好處是:
- 維持持股比例: 避免你的股權因為發行新股而被攤薄。
- 以折讓價增持: 等於用一個低於市價的成本,增加對呢間優質公司的投資。
- 申請額外供股權: 通常公司會容許股東申請認購多於本身配額的新股(即其他股東放棄的供股權)。如果你十分看好公司,可以考慮申請額外供股,不過最終分到多小股份是沒有保證的,要視乎市場整體的認購反應。
怎樣做: 你需要填妥供股表格,連同所需款項(供股價 x 認購股數 + 手續費),在截止日期前交讓你的證券行、銀行或股票過戶處辦理。記得預留足夠時間處理。
情況二:對公司前景中性,或資金不足,不想供股
如果你對公司前景沒有特別看法、手頭上沒有足夠現金去供股或不想增加對這支股票的投資,你可以選擇不供股。如果不供股會怎樣?不供股的話,你應該考慮賣出你手上的供股權:
- 在市場賣出供股權: 既然供股權有價值(因為供股價低於市價),你可以在供股權交易期間(通常是除權後的一段短時間內),把你獲派的供股權透過證券行賣出套現。一般來說,越早賣出價格可能越好,因為臨近截止日期,時間價值會減少。賣出供股權所得的錢,某程度上可以彌補因為股價除權下跌而造成的部分損失。
- 賣出供股權後,再買入正股(以股換股): 有些投資者會採取呢個策略:先賣出供股權套現,然後用這筆錢在市場上買回除權後價格已下跌的正股。這樣做的效果是,你最終持有的股數可能與供股時前差不多,或者稍微增加,但總投入的額外資金就少過直接參與供股,但操作上要計清楚數,亦要承受股價波動風險。
怎樣做: 留意供股權的交易代號和交易時段,在交易時段內透過你的股票戶口落盤賣出。
情況三:完全不看好公司前景,甚至懷疑是「供股陷阱」
如果你認為公司基本面差,管理層往績不好,或者這次供股的條款不尋常時(例如下面會講到的「供股陷阱」),最好的做法可能是:
- 盡快賣出供股權: 即使價格可能不太理想,但也比由得佢變廢紙「好過冇」。
- 考慮連同正股一併賣出: 如果你對公司前景極度悲觀,甚至可以考慮在除權前或除權後,將原有的正股都賣走,徹底離場,所謂「止蝕離場」。
怎樣做: 賣出供股權和上面情況二一樣。賣正股就按一般股票買賣程序操作。
情況四:任由供股權過期
這個通常是最不理想的做法。如果你不供股,又不賣出供股權,到了截止日期後,供股權便會自動失效,價值歸零,等同於白白損失咗供股權本身的價值。
投資者對收到供股權如處理方法懶人包
處理方式 | 優點 | 缺點 | 適合情況 |
全數行使供股權 | 維持持股比例,以折讓價增持,可申請額外認購 | 需要投入額外資金,承受未來股價風險 | 看好公司前景,資金充裕 |
出售部份/全部供股權 | 套現部份價值,減少損失,無需投入額外資金 | 持股比例被攤薄,未能享受潛在升值 (如果供股後股價上升) | 對前景中性,資金不足,或想減持 |
賣權後再買正股 | 用較少額外成本維持持股量 | 操作較複雜,涉及交易成本及股價波動風險,未必能完全維持原有持股價值 | 想維持持股但不想投入太多額外資金 |
不作任何行動 | 無需任何操作 | 供股權價值歸零,白白損失,持股比例被攤薄 | 極不建議 |
申請額外供股 | 有機會以折讓價買入更多股份 | 不保證獲配,可能只獲配碎股,增加投資額 | 非常看好公司前景,並願意增加持股 |
供股手續費
參與供股或買賣供股權,都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雖然每間證券行或銀行的收費標準不同,但一般可能包括以下幾項:
- 行使供股權手續費: 如果你決定供股,證券行會代你辦理手續,並收取一筆費用。呢筆費用可能是按每手或每張申請計算,通常有個最低收費。
- 登記及過戶費: 由香港結算公司 (HKSCC) 收取,用作處理股份登記過戶,通常是按每手或每張股票計算。
- 買賣供股權佣金及費用: 如果你選擇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供股權,收費就同一般股票買賣類似,包括經紀佣金(有最低收費)、交易徵費、交易費、印花稅(買賣供股權 通常 豁免印花稅,但最好同經紀確認)等。
- 代收股息/權益費: 如果你透過證券行或銀行持有股票並參與供股,佢哋可能會就代你處理供股權益收取費用。
信財庫提醒你:在進行任何供股相關操作前,最好先向你的證券行或銀行查詢清楚相關的收費詳情,計清楚成本。
小心「供股陷阱」|向下炒的財技
不是所有供股都是為咗公司發展。有些所謂「向下炒」的財技,會利用供股來「損害」股東利益。典型的「供股陷阱」手法通常涉及以下步驟:
- 合股: 公司先宣布將現有股份合併。例如「10合1」,即是你手上每10股舊股合併成1股新股。合股後,每股的面值理論上提高咗,但你持有的總股數就大幅減少咗90%。
- 大比例供股: 緊隨合股之後,公司宣布一個極大比例的供股計劃,例如「1供10」或「1供20」,並且供股價定在一個相對於合股後理論價極低的水平(極大折讓,可能低至幾仙)。
供股陷阱運作方式
假設有一隻「仙股」原本股價 $0.01。你持有 10,000 股,市值 $100。
- 第一步:10合1 合股。 你的持股變成 1,000 股。理論上每股價值 $0.10,總市值仍然是 $100。但股價低於 $0.1 可能會觸發更多拋售。
- 第二步:1供10 供股,供股價 $0.02。 你有權用每股 $0.02 的價錢,認購 1,000×10=10,000 股新股。你需要額外付出 10,000×0.02=200 元,你那時要選擇供還是不供:
- 如果你供: 你總共持有 1,000+10,000=11,000 股,總投資變成100(原有價值)+200(供股)=300 元。 但因為大量低價新股湧現,股價很可能會跌穿 $0.02,你的總投資價值大幅縮水。
- 如果你不供: 你的1,000 股在大量新股(由大股東或「圍內人士」以極低價認購)湧現後,佔公司的比例被嚴重攤薄,價值可能變得微乎其微。你手上的供股權因為供股價太低,那時候根本沒有人願意在市場上接貨,最終變成廢紙。
為何公司要這樣做? 這種財技通常是大股東或莊家的操作,目的是以極低成本溝淡小股東的股權,甚至迫使小股東離場,從而鞏固自己的控制權,或者把公司的資金轉移。
如何識別和應對「供股陷阱」?
- 警惕「合股 + 大比例供股」組合拳: 呢個是典型的危險信號。
- 留意供股折讓幅度: 折讓過大(例如超過50%甚至更高)未必是好事,可能是誘餌。
- 審視集資用途: 如果集資用途含糊不清,公司宣稱資金用作「一般營運」,就要特別小心。
- 查閱公司及管理層往績: 如果公司過往有類似向下炒的記錄,或者管理層聲譽不佳,便要加倍警惕。
- 果斷止蝕: 如果不幸遇上疑似陷阱,最理性的做法往往是忍痛離場,「輸少當贏」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千萬不要因為不忿氣或者希望「溝淡」成本而參與這類供股活動,只會令你有更進一步損失。
供股產生的「碎股」如何處理
參與供股,尤其是持有股數不是剛好是供股比例倍數的股東,或申請額外供股獲配股份時,很容易會產生「碎股」(不足一手的股份)。碎股的處理較為麻煩,碎股有以下特性:
- 難以沽出: 在聯交所的自動對盤系統,只可以買賣「一手」(Board Lot)的完整股數。碎股需要在特定的碎股市場沽出,或者搵肯接收碎股的證券行處理。
- 價格較差: 碎股的成交價通常會比正股市場的市價低幾個價位。
- 交易成本高: 即使賣出碎股的金額不多,證券行都可能會收取最低佣金同其他費用,蠶食你的利潤。
處理碎股的方法:
- 累積至一手: 如果你打算長線持有,可以考慮在市場再買入少量碎股,湊夠一手,方便日後沽出。
- 透過碎股市場沽出: 聯繫你的證券行,了解佢哋提供的碎股買賣服務同收費。
- 長線持有收取股息: 如果是優質收息股,碎股一樣可以收到股息。但要注意,證券行代收股息可能會有手續費。如果你持有的碎股數量多,長遠計可以考慮提取實物股票並轉到自己名下,直接收取股息,但提取實物股票亦涉及費用同時間。
- 參與證券行的「碎股/奇零股」月供計劃(如有): 部份證券行可能提供服務,讓客戶月供股票時可以買入碎股,或者將戶口內的碎股整合。
供股與其他集資方式比較
上市公司集資方式十分多元化,除了供股外,他們還有其他集資方法。了解這些集資方法的分別,有助你判斷公司選擇供股時的動機:
集資方式 | 對象 | 對現有股東股權影響 | 優點 (對公司) | 缺點 (對公司/市場) |
供股 | 現有股東 | 理論上可維持 (如參與) | 公平對待所有股東,集資額可觀 (如反應好) | 程序複雜需時較長,市場反應或負面,集資額非完全保證 |
公開招股 | 現有股東 | 可能被攤薄 (如不參與) | 相對簡單,成本或較低 | 股東靈活性低 (權利不可轉讓),集資吸引力或較低 |
配股 | 特定獨立投資者/大戶 | 肯定被攤薄 | 速度快,成本低,集資額確定性高 | 對小股東不公平,可能引入背景不明的股東,新股或有禁售期 |
發行債券/貸款 | 債權人 | 不會即時攤薄 | 不影響股權結構,利息可扣稅 | 增加負債及利息負擔,有還款壓力,可能影響信貸評級 |
選擇供股,某程度上顯示公司願意讓現有股東一個機會去維持佢哋的權益,但同時亦將集資成功與否的部分壓力轉移到股東身上;而配股基本上,投資者要「硬食無得避」,只能在事件發生後,思考下一步如何部署。
供股小總結
供股是上市公司常用的集資手段,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收到供股權不代表一定要供,但也不應該置之不理。理解供股的意思、供股機制、供股好處與壞處、潛在的股價影響,以及點樣識別「供股陷阱」等,是每位股東保障自身權益的必修課之一。
最重要的是,投資者決定是否供股,應該建基於你對該公司基本面、管理層質素、集資用途合理性,以及自身投資目標同風險承受能力的獨立評估。如果是優質企業為咗良好發展而供股,參與可能是一個以折讓價增持的好機會;但如果遇上財技操作或者基本面轉差的公司,就要果斷處理,避免損失擴大。時刻保持警惕,審慎決策,先是在股票市場屹立不倒的關鍵!
供股常見問題 (FAQs)
什麼是除權日?
除權日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在呢日或之後先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就不會獲派這次的供股權。為了反映供股權的價值從股價中分離出去,股價在除權日開市時會作出理論上的向下調整(除權)。實際跌幅會受市場供求影響。
供股折讓越大是咪越着數?
不一定。合理的折讓(例如15%-30%)可以吸引股東參與。但如果折讓幅度異常地大(例如50%以上),尤其是結合埋合股或者公司本身有不好往績,很可能是「供股陷阱」的警號,需要極度小心,因為極大折讓通常意味著對現有股東權益的嚴重攤薄。
如果我不理供股通知,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你收到的是可以買賣的供股權你不供股亦不賣出供股權,在供股權到期後就會失效,價值變零,你會白白損失咗呢份權利的價值。同時,因公司發行咗新股,你原有的持股比例會被攤薄,這是我們最不建議的做法。
如何申請額外供股?是否一定申請到?
在填供股表格時,通常會有一個欄位讓你申請認購「額外供股權」(即其他人放棄的權利)。你需要同時繳付申請額外股份所需的款項。但是是否能夠獲配額外股份,以及獲配多小,則是沒有保證的。如果供股反應熱烈,很多人都申請額外認購,你可能只獲配部分甚至完全不獲配。分配結果通常會在供股完成後公布。
參與供股要手續費嗎?
要,供股涉及的手續費主要包括:證券行代辦行使供股權的手續費、中央結算的登記過戶費。如果你選擇在市場買賣供股權,就要支付和一般股票買賣相似的佣金同交易費用(但通常豁免印花稅)。具體收費最好直接問你的證券行或銀行。
信財庫實用理財秘笈
港股實名制是什麼? 對投資者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清投資者識別碼好處! – 信財庫
債券新手入門教學2025|全面拆解債券投資/種類/風險/回報/買賣攻略
債券基金投資懶人包|新手必讀如何認購債券/種類/好處/壞處/風險 – 信財庫
債券存續期全攻略|利率變動如何影響你的投資組合? – 信財庫
離岸戶口2025|離岸戶口是否安全?有什麼開戶方法/風險/資產要求
註: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