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交稅點算好?有什麼後果?申請緩繳交稅方法/遲交稅求情信參考

遲交稅求情2025|「綠色炸彈」人見人怕!每年稅季,準時交稅是每位香港市民應盡的責任。但生活中總有意外,一時周轉不靈、忽略了繳稅通知書上的限期,又或者遇上其他突發狀況,都可能導致遲交稅款。一旦過了繳稅期限,不少人都會感到徬徨,擔心會面臨嚴重後果。究竟遲交稅會怎樣?稅務局會採取什麼行動?如果真的無法準時交稅,有什麼補救方法?信財庫將為大家詳細拆解遲交稅的各種後果,提供申請緩繳或分期繳付稅款的實用教學,以及如何應對稅務局的追討信,助你妥善處理稅務問題!

遲交稅會有甚麼後果?

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遲交稅的直接後果。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第71(1)條,納稅人如果未能在繳稅通知書指定的日期或之前繳付稅款,那所有未繳清的稅款將自動歸入欠稅範疇,稅務局會立即採取追討程序,常見程序包括:

1. 徵收遲交稅附加費

第一階段需支付5% 附加費:逾期繳交的第一期或全數稅款,會被加徵相等於該款額 5% 的附加費。例如,如果你應繳稅款為港幣$20,000,一旦過期,便需額外支付$1,000的附加費。即使只是遲交稅幾日,這筆附加費也會即時產生,法例上並沒有寬限期。

第二階段需支付10% 附加費:如果稅款連同5%附加費,在繳稅限期日起計六個月後仍未繳清,稅務局會再加徵欠款總額(即原本稅款 + 5%附加費)的 10% 附加費。沿用上述例子,若六個月後仍未繳清$21,000,便需再加徵$2,100($21,000 x 10%),總欠款將增至$23,100。由此可見,遲交稅罰款會隨時間累積,遲交稅一個月雖然不觸發第二階段罰款,但已產生了第一筆5%附加費。

2. 稅務局對遲交稅的香港人展開追討程序

  • 追討通知: 稅務局會向欠稅人發出追討欠稅通知書。
  • 法律行動: 若納稅人持續拖欠稅款,稅務局局長有權展開法律追討程序。最常見的是透過區域法院進行民事訴訟,向欠稅人追討所有欠款及訟費。法院判決後,若欠稅人仍不清繳,稅務局可申請執行判決,例如:
  • 扣押令: 向欠稅人的僱主、銀行、租客或其他欠其款項者發出扣押令,要求他們將款項直接交予稅務局。
  • 財物扣押: 查封及拍賣欠稅人的資產(如物業、股票、車輛等)。
  • 阻止離境: 若欠稅款項龐大且稅務局有理由相信欠稅人意圖離港或已離港,可向法院申請阻止離境指示。

因此,遲交稅的後果未必只有金錢上的損失,更可能涉及法律程序,影響個人信譽及出入境自由!

無法準時交稅?申請緩繳暫繳稅或分期繳稅

如果你無法或無能力準時繳稅,其實稅務局設立了一個機制,容許真正有困難的納稅人申請暫緩繳納部分或全部稅款,或以分期方式繳付稅務,以下將為您作出詳細介紹。

申請緩繳暫繳稅的合資格情況

只要你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情況,即可申請暫緩繳交部份或全部的暫繳薪俸稅、利得稅或物業稅:

  1. 有資格獲得新的免稅額,例如在暫繳稅年度內有新生子女可申請子女免稅額,或因父母年齡達標而可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
  2. 本年度的應課稅入息較上年度低於90%,或預計入息只有去年的90%。
  3. 已經或即將於本暫繳稅年度內停止賺取應課薪俸稅的收入。
  4. 已就上年度的薪俸稅評稅提出反對。

針對利得稅,如果本年度的應評稅利潤低於上年度或預計利潤的90%,有未記錄的虧損,業務即將結束,或已選擇個人入息課稅並對上年度利得稅提出反對,也可申請暫緩繳稅。至於物業稅,若今年的應評稅值低於前年或估計值的90%、業主身份有變更、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或對上年度物業稅有異議,亦可提出申請。

如何申請緩繳或分期繳稅?

如需申請緩繳,請於繳稅限期前28天,或收到繳稅通知書後14天內(以較遲者為準,詳見評稅通知書上的申請期限),按以下步驟辦理:

  1. 下載並填妥IR1121申請表格。
  2. 以郵寄方式(地址:香港九龍協調道郵政局郵箱28487號 稅務局局長)或傳真(傳真號碼:2519 6896)交回稅務局。

如有疑問,建議及早聯絡稅務局,了解最適合你的繳稅安排。

申請分期繳稅方法

如果你的困難並非源於暫繳稅評估過高,而是面臨財政困難(例如失業、生意突陷困境、重病導致收入大減等),你可以主動向稅務局申請分期繳付稅款。

了解更多:失業救濟金2025懶人包|綜援/失業/就業不足津貼申請資格及方法

分期繳付稅款申請方式

首先,不同人士需要填寫的表格都會不同,例如:

  • 針對個別人士/獨資經營者需填寫表格 IR1360
  • 針對合夥業務需填寫表格 IR1360A
  • 針對法團需填寫表格 IR1360B

在填寫完表格後,申請人需要親身到稅務大樓6字樓(個別人士)或7字樓(法團、合夥業務及離港個案)辦理申請手續;而且無論以哪種方式申請,你都要提供詳細的財務資料,以證明你暫時無力一次過繳付全部稅款。

分期繳付稅款所需文件

  1. 一份「繳稅建議書」,你需要提出一個實際可行的分期還款建議,例如每月還款多少、分多少期還清等。稅務局會根據你的財政狀況和還款能力審批。
  2. 最近三個月的收入及支出詳細紀錄,包括所有日常開支、租金、貸款還款等,以及銀行月結單或存摺副本,證明當前的財務狀況,如有醫生紙、解僱信也可以提供給聯絡聯絡稅務局追討欠稅組。
  3. 若屬於經營業務人士,則需提供最近三個月的管理帳目(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預測。
  4. 您的日間聯絡電話號碼,方便稅務局人員核實情況或要求補交資料,以免因資料遺漏而引致申請延誤。

稅務局在收到申請後,一般會於 21 個工作天內回覆申請結果。期間納稅人應保持聯絡暢通,並確保在正式批准前也盡量繳付部分稅款,避免被徵收進一步的罰款或被追討。

聯絡稅務局追討欠稅組聯絡方法

  • 電話查詢熱線:187 8033
  • 提交申請傳真號碼:2519 6757(個別人士/獨資業務)、2845 8850(合夥業務/法團)
  • 郵寄地址:香港九龍協調道郵政局郵箱 28497 號 「追討欠稅組」
  • 親身到訪地址:香港九龍啟德協調道 5 號 稅務中心 4 樓
  •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8:15am – 12:30pm、1:30pm – 5:30pm

申請分期繳付稅款注意事項

  • 盡早申請: 最好在繳稅限期前一個月、甚至收到「綠色炸彈」(繳稅通知書)後,便立即申請;即使已過交稅期限,也應盡快申請。
  • 保持誠實和充份理據: 必須提供真實的財政狀況和有力的證明文件,稅務局才會考慮你的申請。
  • 稅局還是會收您附加費: 即使獲准分期繳付,稅務局通常仍會就逾期未繳的稅款徵收附加費。雖然法例容許局長在特殊情況下考慮局部或全部豁免附加費,但遲交稅罰款豁免的情況相對罕見,主要視乎個案的特殊情況和申請人的合作態度。分期繳付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更嚴厲的追討行動。

已經遲咗交稅?申請豁免罰款方法簡介

在稅務局制度下,理論上只要在通知書列明的期限後依然未清繳稅款,即使只遲了一天,也可以被稅局徵收附加費。不過,如果您只是工作太忙,像小編一樣因大頭蝦而遲咗交稅,也可以嘗試透過「求情」方式,申請豁免罰款的方式如下:

首先,求情信件必須清楚列明納稅人資料,包括稅務編號、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等。

其次,要承認遲交屬於自己失誤,提及自己實際遲交幾多日、金額及已繳稅情況,要誠懇認錯。

第三,強調過往一向準時報稅,而這次遲交稅只屬於一次性疏忽,例如因病住院、家人有事、搬屋期間未能處理信件等原因。

第四,最好提供已繳稅收據,表明我已經盡自己最大努力解決問題,以示誠意。

稅務局會考慮過往納稅人記錄、欠稅金額高低及遲交天數等因素,判斷是否酌情處理。即使稅務局最終不完全豁免,也可能減低部份罰款。一旦獲豁免,也不代表下一年遲交稅時可再次使用相同招 。雖然豁免遲交稅罰款並非保證能成功,但至少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補救方法,建議遇到意外情況時主動溝通,表達自身誠意,以下將附上一份遲交稅罰款求情信範本參考。

遲交稅罰款求情信範本參考

尊敬的稅務局局長:

本人 [您的姓名] (香港身份證號碼:[您的號碼]),稅務檔案號碼 [您的稅務檔案號碼],現就上述課稅年度之 [稅項種類] 稅款(稅單號碼:[稅單號碼],金額港幣 [應繳稅款金額] 元)事宜致函。

本人承認因個人疏忽,未能在限期 [繳稅限期] 前繳交上述稅款,遲交共 [請填寫遲交日數] 日。對於是次失誤,本人謹此衷心致歉。

是次遲誤繳稅,實因近期工作異常繁重 [可選擇性加上一句非常簡短的理由,例如:需應對數個緊急項目 / 工作時間極不規律等,但不必詳述],以致在處理個人事務上有所疏忽,錯過了繳稅限期,並非有意拖延。

本人過往一直盡力準時履行繳稅責任,擁有良好的稅務紀錄,此次實屬一時大意。

本人已於 [您實際繳款的日期] 全數繳清上述稅款及相關的 5% 附加費 (如適用),合共港幣 [您已繳付的總金額] 元。現附上相關的繳款證明副本。

懇請 貴局念及本人過往的繳稅紀錄良好,且此次乃無心之失,能酌情考慮豁免相關的附加費 [如果您已繳付 5% 附加費,可改為:豁免 10% 的附加費 / 如果您未繳付任何附加費,可改為:豁免 5% 及 10% 的附加費]

本人再次為是次延誤致歉,並保證日後定當更加審慎處理稅務事宜,確保準時繳款。

感謝 貴局體諒。

申請人姓名: [您的姓名] 

簽署:

信件可用電郵或郵寄方式提交至稅局,記得保留副本。稅局會視乎個案情況、遲交日數及歷史紀錄決定是否減罰。求情唔代表必然成功,但總比完全唔理好。寫得誠懇、資料齊全,會提升被接納機會。

遲交稅常見情況及應對方法

好的,這裏為你整理一個表格,列舉遲交稅的常見情況、相應後果以及建議的應對方法:

常見情況後果建議應對方法
1. 一時周轉不靈 / 現金流問題– 即時徵收5%附加費: 過期即罰,即使遲交稅幾日。- 6個月後再加徵10%附加費: 若欠款(連5%附加費)未清。- 稅務局發出追討信: 正式催- 可能展開法律行動: 若持續不理會,可入稟區域法院追討,甚至扣押資產。– 盡快繳交: 如情況許可,立即清繳以阻止罰款累積。- 申請分期付款: 立即書面聯絡稅務局,解釋財政困難並附證明,提出實際還款建議(相當於遲交稅罰款求情信)。- 切勿無視通知: 收到任何信件都要認真處理,主動溝通。
2. 忘記繳稅限期 / 忽略通知書– 即時徵收5%附加費。- 6個月後再加徵10%附加費。- 稅務局發出追討信。- 影響個人記錄: 雖然未必直接影響信貸評級,但欠稅記錄對日後處理稅務事宜或有影響。– 立即繳款: 發現後馬上繳付全數欠款及已產生的5%附加費。- 檢查清楚: 日後務必小心記錄繳稅限期,或使用稅務局電子服務提示。
3. 不同意評稅結果 / 提出反對– 即使反對中,未獲緩繳的稅款仍須依時繳付: 否則同樣會被徵收附加費。- 評稅可能維持: 若反對理據不足,最終仍需繳稅及罰款。– 依時繳付無爭議部分: 通常反對通知書會指明無爭議稅額,須先繳付。- 申請緩繳有爭議稅款: 在提交反對通知書時,可同時書面申請暫緩繳納有爭議的稅款部分,並列明理由。- 留意審批結果: 如緩繳申請不獲批,仍須依時繳交該部分稅款。
4. 收入大減,未能負擔暫繳稅– 若不申請緩繳並逾期,會被徵收附加費。- 影響現金流: 繳付過高的暫繳稅可能加劇財政壓力。– 申請緩繳暫繳稅: 如預計該年度收入將少於上一年度九成,或符合其他法定緩繳理由,必須在指定限期內(通常是繳稅限期前28天)向稅務局書面申請緩繳。- 提供證明: 需提交理由和預計收入數字作支持。
5. 長期拖欠,收到法律追討文件– 面臨區域法院訴訟: 稅務局會透過法律程序追討。- 額外訟費: 需承擔稅務局的追討法律費用。- 強制執行: 法院判決後可扣押銀行存款、薪金、資產(物業、車輛)作抵債。- 可能被限制離境。– 切勿逃避: 必須嚴肅處理法院文件。- 立即尋求專業意見: 可諮詢律師或會計師。- 盡快聯絡稅務局: 即使已進入法律程序,仍可嘗試與稅務局商討還款安排(如分期),以求達成和解,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以上只是參考之用,實際狀況需視乎個人收入、稅款金額、過往繳稅紀錄及稅務局的裁量。

已經收到稅局追討信怎麼辦?

如果你已經收到稅務局發出的追討欠稅通知書甚至法院傳票,緊記以下重點:

  1. 切勿置之不理: 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令情況惡化,附加費和法律費用會不斷累積。
  2. 立即聯絡稅務局: 主動聯絡處理你個案的稅務局職員(信件上通常有聯絡電話),解釋你的情況。
  3. 盡快清繳或提出還款方案: 如有能力,應立即全數清繳欠款(包括附加費)。如確實無力一次過繳清,應立即準備好證明文件,正式書面申請分期付款,並表達誠意解決問題。
  4. 遵守協議: 如果你的分期付款申請獲批,務必嚴格按照協議的金額和時間還款。任何一次違約都可能導致協議被撤銷,稅務局會立即恢復所有追討行動。

處理得宜,不但可以減低罰款,還可以保障自己唔被民事起訴或凍結資產。總之如果收到遲交稅罰款信,都必須要立即行動!

遲交稅2025小總結

香港納稅人如果遲交稅,便可能要面對5%或10%的附加費,若持續拖欠更可能面對法律追討,後果可以包括民事訴訟或禁止離境等。然而,稅務局亦理解納稅人可能因不同原因或嚴重困難而沒有準時交稅。一旦你預計自己無法準時交稅,或已經逾期,最關鍵的應對方法是「主動溝通」和「及早行動」。無論是申請緩繳暫繳稅,還是因財政困難申請分期繳付,只要你能提供充份理據和證明,並展示解決問題的誠意,稅務局一般會予以考慮。切記,逃避和拖延只會令問題雪上加霜。建立良好的稅務管理習慣,預留足夠資金應付稅款,才是避免遲交稅煩惱的根本之道!

遲交稅常見問題

遲交稅款只係幾日,係咪唔會有罰款?

不。根據《稅務條例》只要過了繳稅通知書上列明的繳稅限期,即使遲交稅一天,稅務局都有權即時就未繳款額加徵5%的附加費。法例上並沒有提供任何寬限期。

如果真的冇錢交稅,可否申請豁免所有罰款?

申請豁免全部附加費(罰款)十分困難,稅務局局長只會在極為特殊和值得體恤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如果你能證明有真正的財政困難並與稅務局達成可行的分期還款協議,稅務局或會酌情考慮豁免第二階段的10%附加費,但首階段的5%附加費通常仍需繳付。申請分期的主要目的是舒緩還款壓力及避免法律追討,而非必然能豁免罰款。

如何能成功申請分期交稅?需要準備什麼?

要成功申請分期繳稅,關鍵在於及早、主動和誠實。你需要向稅務局提交書面申請,清楚解釋無法準時交稅的具體原因(如失業、生意困難、疾病等),並附上詳盡的證明文件(如近期的銀行月結單、收入證明、醫療證明、解僱信、生意帳目等)。同時,你必須提出一個切實可行、顯示你有能力和誠意在合理時間內清繳稅款的分期還款計劃。稅務局會根據你提供的資料和理據作出審批。

信財庫實用文章分享

綜援2025懶人包|綜援金額/流程/申請資格/資產及入息上限附計算方法 – 信財庫

政府年金值得買嗎?有什麼好處+壞處?年金投資會否蝕本?附計算例子 – 信財庫

傷殘津貼|申請人可否工作?需要資產審查?申請條件及流程一覽

遲交卡數/豁免信用卡罰款方法|有什麼風險?附銀行真人對話快捷鍵

離岸戶口2025|離岸戶口是否安全?有什麼開戶方法/風險/資產要求

長者生活津貼2025|長生津申請資格/最新金額一覽 可否與生果金一起申請?

生果金2025|高齡津貼申請資格/最新金額一覽 可否與長生津一起申請? – 信財庫

註: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